首頁 優秀范文 數字化技術改造

數字化技術改造賞析八篇

發布時間:2024-04-12 10:57:53

序言:寫作是分享個人見解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橋梁,我們為您精選了8篇的數字化技術改造樣本,期待這些樣本能夠為您提供豐富的參考和啟發,請盡情閱讀。

第1篇

關鍵詞:調速器;電子調速器;遠程控制;開井時率

中圖分類號:TM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5)15-0010-02

1 改造前柴油機的利弊

目前,公司配備的柴油發電機組的配套柴油機基本為東風135系列柴油發電機組。

該系列柴油發電機組具有操作簡便、易于維修的特點,缺點在于發電機組的監控系統較為簡單,受人為操控影響因素較大,不能實現故障自檢,事故停車,及參數監測和遠程“遙控、遙測”技術的實現。

隨著發電機組控制系統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所使用的柴油發電機組可以通過技術改造,使改造后的發電機組具有故障自檢,事故停車,及參數監測和遠程“遙控、遙測”,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確保油井生產時率。

2 柴油機的改造技術

2.1 柴油機調速器的技術改造

柴油發電機要求負載發生變化時,其輸出的電壓和頻率保持穩定,保證用電設備的運行穩定,不能隨負荷的減少或增大導致柴油機輸出功率的變化,從而導致所供電的設備電壓不穩。

柴油機是輸出電壓的大小是由不同轉速決定的,而轉速是通過循環泵油量的調節實現的,通過調節柴油機的油量使其轉速達到規定的范圍稱為柴油機的轉速調節。實現這種功能就要通過專門的調速裝置,這種根據柴油機負載的不同變化自動調節油量大小使其達到要求的轉速范圍的裝置稱為調速器。

調速器按執行機構分為機械式、液壓、電子調速器三種。而公司目前使用的柴油發電機所采用的調速器均為機械調速器。

①機械調速器。

是利用飛重產生的離心力直接去移動油量調節機構以調節柴油機的轉速,由于要通過操作者的不斷觀察和工作經驗,對發電機組進行調節,所以調速器工作能力小,靈敏度和精度相對較低,操作誤差較大,不能實現精準控制,如圖1所示。

②電子調速器。

電子調速器的組成包括轉速控制器、執行器、轉速傳感器和相互連接的電纜等,轉速控制器上含有轉速設定電位器,其設置柴油機的額定轉速。轉速傳感器安裝在柴油機的飛輪齒圈部位,它是一個磁電式轉速傳感器,柴油機的實際轉速有這個傳感器采集。傳感器采集輸出的信號為頻率與柴油機轉速成比例的交流電壓信號,該信號經轉成為直流電壓,與轉速設定值比較后得到轉速偏差量;該偏差量經經調節器運算放大后轉換成電流控制方式向執行器輸出驅動電流,執行器在驅動電流的作用下壓縮復位彈簧作直線運動輸出,其加油方向驅動力與線圈繞組內控制電流成比例,減油方向復位力由復位彈簧產生,執行器輸出桿作用柴油機噴油泵齒條相減小轉速偏差方向運動從而控制柴油機在所設定的轉速下穩定運行。

改造后的柴油機所采用的調速器均為電子調速器。電子調速器采用的是轉速信號檢測和執行機構采用電氣方式的調速器。該調速性能優異、動作靈敏、響應速度快、動態與靜態精度高、功能齊全、安裝維護方便、便于實現遙控與自動控制,如圖2所示。

2.2 電控系統的改造

目前東風4135系列的發電機部分配用的控制箱多為簡易電控箱,該電控箱具有操作簡便、顯示直觀,方便維修的特點。

改造后電控箱采用HGM7X20柴油發電機控制器采用32位ARM處理器,實現了多種參數的精密測量、定值調節以及定時、閾值整定等功能,集成了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技術,用于單臺柴油發電機自動化及監控系統,實現了柴油發動機的遙控、本地開機/停機、數據測量、報警保護及“三遙”功能。HGM7X20柴油發電機控制器既可從控制器前面板調整,又可通過控制器帶有的遠程監控模塊接口,利用PC機通過通信接口調整及遠程監控,實現對發電機的開機、停機等操作,內置看門狗,確保程序執行順暢。內置速度檢測環節,可精確地判斷起動成功、額定運行、超速狀態,可循環保存99組歷史記錄,并可在現場對記錄進行查詢,確保實時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所有參數均采用數字化調整,摒棄了常規電位器的模擬調整方法,提高了整機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改造后的電控箱具有對發電機數據的實時監控記錄、運行自檢、故障檢測及保護功能,可根據網絡情況實現數據遠傳、遙感、遙測、操作更簡便、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高等特點,如圖3所示。

3 改造后的經濟效果評價

3.1 改造前后的維修費用對比

改造前由于受操作人員操作水平的限制發電機組經常因為缺水、機油乳化等人為因素造成柴油機粘缸事故,維修一次大約需要維修費1萬元左右,改造前一臺柴油發電機組一年維修費用約在3萬元左右。

改造后由于增加了自動監控裝置,發電機組一旦出現故障,機組便可以啟動自檢程序進行自檢,同時發出報警信號,并根據自檢狀況可實現繼續運行和故障停車指令,最大限度的保證了設備不會帶病運行,減少了因設備帶病運行造成的損失。改造費用大約1.5萬元。(電子調速系統0.8萬元、電控箱0.4萬元,測試及技術服務費0.3萬元)

改造后經濟效益,改造后由于增加了監控裝置減少了因缺水、機油乳化等人為因素造成的粘缸事故的發生,可有效降低大修費用1萬元。

3.2 減少了停井時間,提高了采油時率

改造前由于發電機組的粘缸事故往往維修機組需要1周的時間,停井時間長,采油時率低。

改造后由于杜絕了發電機粘缸事故的發生,減少了停井時間提高了采油時率。

3.3 可實現遠程控制

通過改造使改造后的機組具備了數據遠傳、實時監測、遠程控制的功能,提高了設備的自動化控制的性能,如圖4所示。

通過具有短信收發及GPRS數據傳輸功能的SG361 GMS/

GPRS,模塊實現了發電機組的遠程控制,可實現遙感、遙測的控制需求。同時可以采用手機APP功能實現手機監控方便。

4 結 語

①通過分析,柴油發電機組的技術改造還是可行的,建議使用改造后的柴油機。

②改造后的柴油機減少了認為控制因素,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高。

③改造后的柴油機大大降低了維修費用和維修次數,減少了停井時間,提高了采油時率,可實現遠程控制

參考文獻:

第2篇

關鍵詞:模擬,數字,制播一體,硬盤播出

 

阜陽電視臺于1987年建臺,在阜陽電視臺電視事業發展的近20年歷程中,播出系統經歷了手動播出到自動模擬播出,直至現在數字化硬盤播出的三個發展過程,這也充分反映出阜陽電視臺事業建設在這20年中取得了長足進步,阜陽電視臺的發展同世界的電視事業發展和電視科技的更新保持同步發展的步伐。

一、手動播出系統

建臺初期由于電視事業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播出與發射同在一個機房,條件簡陋,播控不成系統,錄像機信號給一臺8選1切換器,切換器輸出給發射機(圖一),中間再串接一臺字幕機;錄像機信號還不能在場逆程切換,播出信號切換瞬間畫面常發生不同步現象,錄像機格式也很簡單,有VO-5630和VHS大1/2兩種格式,信號質量也很差,節目播出完全是手工操作,播出人員根據節目單將要播出的磁帶放入錄像機,找好片頭,看到上一個節目就要結束了,手動切出,由于播出人員始終處于精神緊張狀態,難免會出現播出彩條或卡掉片尾的情況,操作失誤而出現播出差錯時有發生。

(圖一)

二、自動播出系統

隨著播出節目時間的延長,節目播出量的加大,磁帶量也隨之增加,播出切換的頻度加大,人為播出失誤增加,為了克服手動播出造成的差錯,我臺于2000年4月對播出系統進行改造,購買了北京博視威公司的自動播出系統,這套系統采用日本進口的NEC公司的MA-1500自動播出切換臺,采用工業控制機控制系統,軟件采用Windows95操作系統,增加了系統的可靠性,漢化播出軟件界面友好,切換方式多樣靈活,可操作性強,同時增加了原系統所沒有的計算機與錄像機的對話功能,增加了系統報警播出提示功能,遙控采用RS-422控制接口,設備便于維護,系統保障得到了較大的提高,系統比原來的系統還增加了幀同步機、視音頻跳線盤、鍵信號及16×1應急切換器等保障安全播出的設備(圖二)。

采用自動播出設備后,啟動錄像機、切換飲音視頻開關這些規律性、精確性、即時性的操作都由計算機完成,使播出線上的勞動強度大大降低,播出人員只需把片頭找好,一切都由播控臺控制自動播出;自動播控系統的引進大大提高了我臺播出的質量,工作的可靠性、穩定性的到很大提高,播出的人為失誤也大大減少,使我臺的事業發展又上了一個臺階。

(圖二)

三、數字硬盤播出系統

自從2000年4月自動播出系統正常運作以來,自辦節目的播出時間不斷增加,每天的播出時間達35小時,其中用錄像機播出的時間為34小時,兩套節目每天播放錄像帶上百盤次,頻繁的啟動,長時間的運行給錄像機造成很大的壓力,錄像機時常出現不走帶、軋帶、播放中自停現象,由錄像機故障引起的播出事故在不斷增加,電視臺對設備的維修費用也在逐年增加,為了杜絕播出安全事故的發生和減少錄像機的磨損,同時隨著電視數字新技術的發展,電視信號編碼、壓縮技術的突破,使得系統性能價格比提高,我們認為硬盤服務器播出系統上播出線的時機已經成熟。論文格式。

我臺即著手對自動播出系統的數字化技術改造調研,進行資料收集,技術方案的論證工作,決定將硬盤服務器引入播出系統當中,雖然進口視頻服務器性能優越、穩定性強,但價格較貴,由于資金原因我臺只對國產廠家進行考察,并對以下幾家典型硬盤服務器自動播出系統進行了比較及選型。

(1)格非公司的MagiStream服務器

格非公司的MagiStream是一款將MPEG-2編碼器、解碼器結合為一體的多通道視音頻服務器,主要用于電視臺的播出系統或在演播室用作硬盤錄像機。MagiStream視頻服務器采用WIN2000作為操作系統,具有開放式軟硬件平臺和標準接口協議,系統穩定可靠,并可以與當前主流的非線性節目制作、編輯網絡互聯,符合電視臺數字化、網絡化和多頻道節目共享的發展要求,滿足電視臺對制、播一體化的要求。MagiStream視頻服務器采用格非設計的高集成度MPEG-2 Codec主板和RAID5磁盤陣列,充分保證服務器運行穩定。全面支持標準MPEG-2壓縮格式,如MPEG-2 MP@ML,1Mbps~15Mbps碼率以及MPEG-2 4:2:2P@ML,10Mbps~50Mbps碼率。論文格式。MagiStream視頻服務器最多支持4個通道的編碼/回放,同時提供5個通道的I/O,每個I/O可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配置。MagiStream視頻服務器內置1G光纖Ethernet網絡接口和100MEthernet網絡接口,具有強大、方便的聯網功能。目前,MagiStream視頻服務器已在國內一些省市級電視臺播出系統中得到應用。

(2)合肥勵圖 服務器

精靈ClipStudio硬盤播出系統,基于廣播級視音頻MPEG2編解碼卡,自主開發單通道視頻服務器,實現電視臺數字化、網絡化硬盤播出系統。系統可實現多頻道全硬盤播出、盤帶混合播出,可與非編制作網絡系統組成制播一體網,也可實現節目的自動收錄、節目編輯合成及DVD刻錄資料存儲等。

精靈ClipS單通道視頻服務器,硬件選用高檔次服務器級主機,高速SCSI硬盤,RAID5冗余,廣播級MPEG-2視音頻編解碼卡。操作系統采用先進的中文Windows 2000平臺。

(3)蕪湖天虹銀河600六通道視頻服務器

'銀河-60'銀河-600'采用高檔工控機箱及嵌入式操作系統,并采用RAID硬盤陣列,工作安全穩定。編解碼硬件模塊全部采用進口部件,指標高、可靠性好。6個輸入/輸出通道及大容量硬盤設計,特別適合于多頻道的使用。靈活的外部控制接口,可與各種外部設備配接,也可與各類自動播出系統配接。'銀河-600'可內置100/1000M或1M光纖Enterent網絡接口,可與各類非編網絡聯網,實現制播一體化.

'銀河-600'軟件功能強大,與天虹公司的上載工作站、審片工作站、編輯工作站、播出控制工作站配合使用,可以構建完備的全硬盤播出系統或盤帶混合播出系統。

經過反復比較各家公司的設計方案,結合我臺的實際,從安全性、先進性、運行成本、軟件設計等方面權衡利弊,最后選擇了格非公司的產品。

對播出系統的數字化改造首先將硬盤服務器作為播出系統的中心設備,充分利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進行;現階段,我臺從工作流程到技術成熟程度等還不能滿足全硬盤播出的要求,所以還要錄像帶和硬盤混合播出,既符合數字化發展方向,又兼顧到模擬設備平穩地向數字設備過渡,這樣既保證安全播出又經濟安全。論文格式。

主備硬盤服務器分別取代原系統中的兩臺錄像機,原MA-1500主控切換系統、應急切換系統、同步系統、字幕時鐘鍵控系統、技術監測系統和音頻系統等構成保持不動(圖三)。

(圖三)

四、制播實現一體化

2008年我臺對制作系統進行了改造,具備了和播出系統聯網的可能性,我臺自行設計、安裝,在新聞制作網和硬盤播出網之間建立一個高速的雙千兆網卡的FTP服務器,此服務器作為新聞制作網的網關,新聞制作網可以把制作好的25M碼流的AVI信號節目轉碼為8M的MPEG-2信號,并通過轉碼服務器和FTP協議提交給FTP服務器,硬盤播出系統的上載工作站通過FTP登陸的方式訪問FTP服務器,通過格非的上載軟件直接調用、上傳至播出服務器,然后進行打點后播出,實現了直播一體的網絡系統。(如圖四)

圖4

五、我臺播控數字化發展方向

隨著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我臺的數字化改造在制作、播出一體化方面已基本完成,但向全臺網絡化方向發展還有一段路要走。

播出的數字化節目不能存儲,轉化后的數字節目播出后白白的刪除,不能進行數字化存儲實在可惜。

我臺數字化改造方案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相信不久,圍繞硬盤播出的一個成熟的數字化制、播、存的改造方案,將會付諸實現。數字化改造的過程確實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首要的是保證播出各項功能的完善且具有確實的安全、可靠性保障。技術設備在科學性、先進性走上一個新臺階的同時,各種規范化管理和播出中心周邊系統接口、傳送、協調等等,又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說,數字化不僅僅是一個設備數字化了的問題,即在數字化的鏈路中,有機地將攝、錄、編、播、發等不同功能的單元聯系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并發揮其最大的效能,播出過程做到既經濟又安全,這是檢驗數字化改造成敗的標準。數字全硬盤計算機播控系統的完成,建成制播一體網是數字化改造的第一步,數字媒體資產管理、無帶化是阜陽電視臺未來事業發展規劃,我們盼望著一個嶄新的、高質量的數字化自動化播出系統展現在我們面前。

參考書目:

楊瑞生《電視播出系統的數字化進程》

劉亞平《沈陽電視臺數字播控系統介紹》

石 虎《電視臺制播存一體化整體架構及設計特點》

楊瑞生 左建平 萬健 柯翰冰《武漢電視臺播控系統的演變及當前數字化改造的思考》

第3篇

關鍵詞 電臺;數字錄播間;數字化改造;應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7)179-0069-02

當前,隨著各種新型科學技術的不斷涌現和快速發展,信息傳播技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并集中體現在數字化方面。新形式下,廣播系統作為信息傳播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數字化發展的重要影響。這一背景下,如何合理地應用數字技術對現有的廣播系統工作模式進行完善,改造原有的電臺錄播間,也成為備受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尤其是隨著實地的發展,大量不同的數字音頻設備也開始逐步取代廣播領域傳統的模擬音頻設備。大量數字音頻技術也開始被逐漸廣泛地應用于電臺錄播間音頻系統的調音臺中,并在提高播出質量等方面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即對新形勢下電臺數字錄播間數字化改造及應用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1 電臺數字錄播間數字化改造

1.1 室內環境改造

在對電臺錄播間進行數字化改造的過程中需要應用多種不同的數字設備,但是相應的設備大多對外界條件,包括濕度以及溫度等有著十分苛刻的要求。因此,在改造過程中,要注意對錄播間的內部環境等進行相應的調整。首先,對室內的溫度和濕度進行合理的設定。維持適宜的機房溫度,以保證各種數字設備的良好散熱。并對室內濕度條件進行嚴格的控制,以免室內過于干燥導致靜電的出現,或者濕度過大導致各種設備出現受潮現象等。另外,注意進行合理的噪音控制。為了保障節目效果,需要保持錄播間的安靜。但是,外界的多種噪聲會通過門窗、通風管道等經空氣傳播進入到錄播間中。同時,室內噪聲波作用于墻壁、地板、天花板通過固體傳播而產生振動,也會導致噪聲污染的出現。為此,在進行改造的時候,還要注意對室內條件進行改造。對于錄播間的吊頂以及墻壁等,可選擇使用一定的吸聲內飾板和軟包材料。對于錄播間的門、窗,也可以選擇使用優質的吸聲材料實施軟包,地面則使用一定的防靜電地板。

1.2 燈光改造

在錄播間的日常使用過程中,與各種音視頻信號網絡流媒體的傳輸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雖然傳統的電臺錄播間對燈光的應用并沒有要求,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網絡電臺、網絡直播都成為電臺探索和節目創新的新途徑,傳統的聽廣播也慢慢向用廣播演化,在線互動、主持人直播都成為新的形式,這種情況下,燈光改造也就成了必須,考慮到燈光照度對應攝像機的要求。為保證播出效果,可以對錄播間的燈光進行合理的設置。改造過程中,可以選在使用一定的冷光源三基色柔光燈以及可調聚光燈。在燈光設計方面,可以劃分為主光、側光、逆光以及背景光4個不同的區域。設置方面,要充分考慮到各種節目的實際需求,考慮到對主持人或者嘉賓等的烘托效果等。例如,在對主持人進行布光的時候,可以利用兩個不同的主光布置出一個主光源區域,該區域具有很大的光線強度。另外,設置兩個側光,負責照亮主光未能覆蓋的區域。同時,通過合理的使用側光,還可以對主光使用所形成的陰影予以有效的柔化。除此之外,在主持人的背后設計兩個聚光燈,通過逆光的方式對物體與環境進行有效的隔離,從而達到一種深度的層次感。另外,聯合使用一定的背景光,最終形成“三點式布光”模式,達到十分理想的燈光應用效果。

1.3 數字調音臺改造

數字調音臺是專用數字信號處理(DSP)器件,具有很高的運算速度。在整個數字錄播間技術系統中,數字調音臺是重要的核心所在。在對錄播間進行數字化改造的時候,可以結合電臺的實際情況,對調音臺進行相應的數字化改造。在進行改造的時候,要注意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音頻信號處理,以保證音頻信號不會出現劣化現象。另外,通過數字化改造,可以達到很高的硬件集成化程度。于是,在實施一部分操作的時候。可以達到小型化、簡單化的效果。另外,在數字調音臺中,各種音頻信號采用的是數字化傳輸的方式。因此,通過改造之后,可以十分方便的與其他一些外部設備聯系在一起,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立體化的數字化系統。經過改造之后,在頻響和信噪比以及失真度等多個不同的方面,改造后的數字直播調音臺與改造前的模擬調音臺進行比較,都存在極大的不同,有了質的飛躍。近年來,河南人民廣播電臺積極對錄播間進行數字化改造,應用各種新型的自動化播出系統以及設備等。通過實施數字化改造,為不同的錄播間均配備了新型的互聯網計算機和新聞文稿計算機、音頻工作站以及調音臺監視計算機等。在總控機房,還配置了一播八及矩陣系統。在電臺的實際工作過程中,工作站為主信號源,具有很高的使用率。另外,考慮到在節目的播出過程中,經常需要對各種路況以及聽眾留言等進行插播這一情況,還在錄播間更新了一定的路況播報計算機。這樣一來,可以便于主持人及時對各種路況信息進行播報。同時,也方便主持人更好地與廣大聽眾進行交流。另外,還在直播間設置了調音臺監視計算機。通過該計算機,主持人可以十分直觀地觀察到調音臺所輸出的信號情況,更好地保障節目信號的播出質量,保證節目的播出效果。于是,通過積極地進行調音臺改造,更好地提高了直播間的數字化水平,為保證節目播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高節目播出質量等提供了強大的保障。河南人民廣播電臺的調音臺選用的YAMAHA QL1調音臺,具有16個XLR輸出,8個XLR輸入,并具備網絡接口,方便了音頻信號的傳輸和處理。

2 改造時的相關注意事項

榱吮Vじ腦煨Ч,在對錄播間進行數字化改造的時候,需要對一些問題予以充分的關注。首先,要注意對各種電源相關的問題予以處理。在錄播間,要制定完善的設備地線系統。以保證各種數字化設備良好接地,避免出現各種靜電現象,對各種設備和儀器等產生干擾。

在改造施工過程中,對于涉及到的各種地線,要進行嚴格的焊接、接插以及安裝。尤其是對于系統的走線、接地,要進行嚴格的設計和施工,以有效避免多點接地情況的出現,避免形成回路進而對設備的正常使用產生影響。這樣一來,可以更好地保障播出質量,避免播出節目產生交流聲,影響播出效果。其次,在進行設備選擇以及具體施工的時候,要注意考慮到電磁問題,盡可能的減少設備間的電磁干擾。在進行數字化改造的時候,涉及到多種不同的計算機設備以及數字音頻設備。在上述設備處于工作狀態的時候,需要保持在較高的頻率范圍之內。這一情況下,在進行數字化設備選用的時候,便需要設備具備較強的防電磁干擾能力。同時,設備的自身對其它一些設備的電磁干擾也要盡可能的小。另外,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要選擇具有良好屏蔽性能的線材。以保證線路不受其他電磁信號的干擾,同時也可以減少對其他設備和音頻線的干擾等。

3 應用效果分析

總體來看,在利用各種數字化手段對電臺錄直播間進行改造的過程中,是圍繞數字直播調音臺這一核心,從不同角度進行系統集成的過程。在改造之前,錄播間舊的模擬系統運行了很長的時間,雖然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也進行了不斷的維護和調試,但是相應的性能總體仍然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各項指標水平也相對偏低。尤其是推子以及按鈕、旋鈕等機械部分,很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情況,進而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節目的播出效果。而改造之后的整個系統具有安全、可靠以及簡單、實用、數字化等特點,通過對錄播間實施數字化改造,可以對調音臺的各項應用功能予以充分的挖掘,更好地發揮其重要作用。另外,在經過改造之后,各種錄播間的周邊設備也可以得到更加靈活的運用,繼而更好地滿足錄直播間系統的各種實際要求。改造之后經過一段時期的應用發展,在利用新的數字直播系統之后,數字直播間的日常使用過程中可以很好地滿足錄制并播出各種音視頻節目,進行各種電話交流等實際要求。另外,電臺各種設備的數字化程度也得到顯著提升,音頻信號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在對錄播間不同功能進行調節的時候,操作更加簡單快捷、更加直觀。在各種節目的播出方面,播出質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各項操作的水平也得到明顯的改善。即表明,在經過數字化改造之后,獲得了十分理想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榮艷玲.哈密人民廣播電臺直播間的數字化建設[J].西部廣播電視,2013(9):143-144.

[2]顧軍.電臺數字直播間數字化改造及應用[J].電聲技術,2012,36(8):83-87.

第4篇

關鍵詞:機械設計及理論、料槽生產專用成型機、自動化

槽子作為水泥熟料槽式輸送機的主體部件,年需求約250000件,市場需求大,生產任務重。槽子又由底板、側板、擋板組成,底板生產工藝為:剪制外購鋼板底板尺寸沖制底板兩邊缺口油壓機壓制成型沖制鏈條安裝孔成型;側板生產工藝為:剪制外購鋼板側板尺寸沖制側板缺口油壓機壓制成型沖制側板定位凸臺成型;擋板生產工藝為:剪制外購鋼板擋板尺寸沖制擋板安裝孔油壓機壓制成型,整個過程共需人員10名, 工序復雜,受人員、設備、模具的影響較大。為解決此類狀況,我們大膽的提出了料槽專用成型機的構想,最終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設備終于生產并投產運行成功,母材上料到成品產出實現了全電腦控制,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動化生產模式,如下:

擋板生產工藝:電動放料架(開卷)校平液壓齊頭液壓夾緊對頭焊接18組滾壓成型校直數控定尺沖孔、裁缺、切斷。

側板生產工藝:電動放料架(開卷)校平液壓齊頭液壓夾緊對頭焊接6組滾壓成型校直數控定尺沖孔、切斷。

底板生產工藝:電動放料架(開卷)校平液壓齊頭液壓夾緊對頭焊接調平液壓前沖孔伺服送料機進料導料20組滾壓成型校直液壓切斷。

1.成型機參數

材料:普通鋼板;材料厚度:5mm;成型線速度:5-8m/min;長度精度:L

2.配置說明

2.1.電動放料架

承重10噸,卷料內徑φ650~750mm,卷料外徑最大φ1800mm,液壓脹緊料卷內孔,液壓電機驅動,料架裝有氣缸壓緊裝置,預防卷料松開,液壓舉升V型小車,料架上裝有缺料停機感應裝置,當卷料用完時可自動全線停機。

2.2. 牽引壓頭校平機

用途:牽引、校平板料,保證板材的規則性。

該套總成由牽引機、夾送機、鏟頭、壓頭、糾偏校正系統、校平機等組成。校平輥上3下4布置,下輥通過輥座安裝在機器底座上,上輥通過輥座安裝在活動橫梁上。機體由兩側墻板、移動橫梁、底座等組成,為鋼板焊接件。

2.3.液壓站及液壓齊頭剪

用途:將板料的料頭與料尾齊頭,便于對頭焊接。

該套總成由導向裝置、液壓剪、接廢料小車等組成,通過剪切刀自動剪切卷料的頭、尾不規則部分,方便對接焊。

2.4、 液壓夾接頭機

用途:將首尾齊頭板料油缸夾緊并對接,便于焊接。

結構及功能:

該套總成由導向裝置、首尾液壓夾頭、活動拖板等組成。

工作方式:料尾端在經過齊頭機時進行齊頭;齊頭后緩慢走料至尾料壓頭處,并壓緊料尾;新上的卷料引料至齊頭機,進行齊頭;齊頭后緩慢走料至首料壓頭處,可以點動進退料,調整焊縫寬度合適,壓緊料頭,夾板兩側均有縱向限位裝置。

2.5.調平機(校平總成)

采用7輥調平(上輥3條,下輥4條),2組夾送輥。調平輥直徑φ75,夾送輥直徑φ120,調平側板厚50mm,減速機采用二級擺線針減速機。此裝置相當與平板機的作用,將卷板整平,保證后面沖制的精度。

2.6.沖制模架

沖制φ14.5的孔,底板兩端的缺口、側板缺口、擋板缺口等。

2.7.伺服送料器

伺服電機1.8kw,送料速度10m/min。每次送料后用插銷定位。

2.8.進料導向機構

保證料進入滾輪滾壓時不會跑偏。

2.9.滾壓成型部分:

2.9.1.滾輪

滾輪材料Cr12MoV1, 采用真空熱處理,硬度HRC58-622, 孔徑(滾輪軸徑)φ90,鍵槽寬25mm。底板采用20組滾輪成型,側板采用6組滾輪成型,擋板采用18組滾輪成型。

2.9.2.主軸

主軸材料為45#鋼,粗加工后調質,然后精車,最后精磨而成。

2.9.3. 側板

側板厚70mm,兩件一起加工,配對使用。安裝底板與側板上螺絲后打銷釘固定。考慮到母材為普通的Q235-A卷板,因此會產生氧化皮,在滾壓時對滾輪產生傷害,故滾輪采取Cr12MoV的材料,增加他的硬度與耐磨性。側板采取快換模式,實現了維修的快捷與方便性,70mm的厚保證了他的牢固與結實性。

2.10. 傳動機構:

2.10.1.傳動結構

主電機與傳動軸采用雙排鏈條傳動,滾輪之間采用齒輪傳動,采用蝸輪減速箱。

2.11. 校直:

采用7個調直輪校直(上輪3個,下輪4個)。壓制成型后,對產品進行最后的校正,保證產品的精度。

2.12. 液壓切斷系統:

2.12.1. 油壓系統

系統有卸載保護功能。

2.12.2. 切斷結構

模架底部有2條直線導軌,每條滑軌采用2個滑塊,模架與滑塊之間放置緩沖膠墊,模架回位采用氣缸推動。以達到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實現產品的不規整切斷,保證了生產的效率。

2.12.3.切斷模具

切斷模具材料用Cr12MoV,熱處理至HRC60-62,設計專用的不規則剪切模具,實現有廢料剪切。

2.13. 卸料:

產品經漏斗掉進小車里面。

2.14.冷卻循環系統:

滾輪配有冷卻管道,用電動水泵冷卻,冷卻介質為乳化油。

整條生產線采用集中自動控制,成型機與液壓機之間聯動,當沖模切斷時,成型速度自動在慢速運行,切斷完畢自動在高速運行,油壓機各動作自動完成。并配有報警功能:有缺料停機、計數、產量達到停機、急停、卡模、限位等報警功能。他的成功投產,首先在產品質量上得到了保證,避免了許多人為因素的發生,其次,生產所需人員由10名縮減為3名,能耗也由以往的260kw/h縮減為180kw/h,平均每年節約開支近60萬元,再次,員工的勞動強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最后,生產效率上得到了提高,平均一分鐘即有二件成品部件產生,使我公司的料槽生產真正實現了自動化模式,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千古不變的真理。

參考文獻:

第5篇

關鍵詞:職業咨詢 歷史演變 審視與思考 對策

課 題:本文為2012年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研究重點課題成果(項目批準號JYA2012013);獲中國就業促進會2012年度優秀職業指導論文二等獎。

一、我國職業咨詢歷史演變

我國早期職業指導始于20世紀初, 1916年清華大學校長周寄梅先生初創職業指導。1929年,中華職業教育社《教育與職業》雜志第100期《十年來之中國職業指導》一文介紹職業指導。1996年,朱啟臻所著的《職業指導理論與方法》對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內地職業指導理論的深化、發展以及向職業生涯理論的轉化,具有篳路藍縷之功。2000年前后,我國職業指導迎來了繁榮發展的新時期。1999年,《職業指導人員國家職業標準(試行)》出臺,標志著職業指導人員作為一個新職業從社會中分離出來。2006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開展的職業指導訓練,推動了我國《國家職業指導師》資格認證工作的實施和職業指導的全面開展。同時,北森測評公司引進的美國職業咨詢技術,促進了我國《全球職業規劃師(GCDF)》的培訓和認證工作。這兩項資格認證工作,在我國職業指導發展過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我國職業指導的歷史演變表明,職業指導是基于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配置的必要措施,受社會人力資源調配方式的直接影響。職業指導是服務社會就業、提高社會勞動力職業素質的有效載體。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咨詢技術,必須與時俱進,對職業咨詢技術進行本土化改造。

二、對職業咨詢理論的審視與思考

1.職業咨詢理論與中國傳統文化適配性不足

由于我國職業咨詢起步較晚,職業咨詢應用的理論大部分是“舶來品”,如帕森斯的特質因素論、霍蘭德的人格類型論、明尼蘇達的工作適應論、舒伯的生涯發展理論以及認知信息加工理論皆是建立在西方社會規范之上的。其主要特征是:價值觀是個人主義的;哲學基礎抽象人性論;學科基礎畸偏心理學;研究樣本西方社會化;職業指導理論各有局限性。價值觀的差異是造成中西方職業規劃理論不能很好匹配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國大學生職業咨詢工作主要是依賴美國傳統職業咨詢理論,而職業咨詢理論作為社會科學理論及知識的范疇,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職業咨詢理論知識,是關于人本身的知識,則更明顯地體現了歷史文化的影響。傳統西方職業咨詢理論依仗其世界地位獲得超越文化的權力的同時,必定給其他本土文化帶來不適應。這種對咨詢理論與其應用對象的文化適配性的不足是當前大學生職業咨詢的一大誤區,是需要反思與改變的。

2.職業咨詢的操作程序、方法與中國傳統教育理念適應性不夠

(1)對充分尊重來詢者決策自由的反思。大學生來詢者會無意識地將職業咨詢師當作導師,當作可以信賴和依靠的專家,期望從他們那里得到直接的決策或具體規劃。因此常用的職業咨詢技術,如共情技術、來訪者至上的態度就很難被一般的大學生所接受。如果過分平等尊重來訪者,對來訪者提出的問題不予以明確指導,常常使他們對職業咨詢產生失望情緒,影響咨詢效果。職業咨詢讓來詢者自我抉擇的原則 ,對中國大學生而言是值得反思的,不考慮中西方個體行為與性情傾向性的差異,生硬照搬“讓來詢者自我抉擇”則會嚴重影響咨詢效果。

(2)對職業價值觀差異的反思。中國傳統文化中職業等級觀根深蒂固,存在體力、腦力勞動的觀念差異,“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在大學生尚有余存,因而會出現“國考第一考”的現象。相對中國傳統文化,西方的職業平等意識較強,行業的收入差距也比較小。而職業咨詢技術是建立在職業平等的基礎上的,因而在大學生職業輔導過程中應加以考量。

(3)宏觀調控政策對職業咨詢的影響。歐美國家實施完全市場化制度時間較長,人力資源市場發展相對成熟。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相對滯后且不斷進行政府宏觀調控,人力市場受政府宏觀調控的影響較大,需要我們在職業信息探索的過程中應給予充分考慮。

(4)家庭社會關系對職業規劃的影響。由于大學生在就業信息上存在著信息通道的差異性,來自學生父母、親屬的信息和就業推薦對大學生的就業影響很大。同時,某些招聘單位還對職工子女在就業上給予一定優先照顧。同時地域因素、家庭經濟條件因素等對大學生職業價值觀也存在影響,這種社會因素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殊因素,與職業規劃理論產生的社會基礎不同,在我國大學生職業規劃中,應給予考慮。

(5)職業規劃隊伍專業化建設的審視與反思。據統計,2005年美國有職業咨詢師(相當于我國的高級職業指導師)約16萬余人,平均一位職業咨詢師面對1250人;2010年我國獲取《高級職業指導師職業資格證書》有1萬余人,加上職業指導師這一級人員,不過15萬余人。按照2005年美國的標準,我國尚需100萬高級職業指導師,與社會需求相比,數量不足。另一方面,職業指導人員多為兼職,專業背景多元化,職業指導學術底蘊和指導經驗不足,直接影響我國職業咨詢技術的本土化進程。

三、走出職業咨詢誤區的對策

1.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咨詢理論

職業咨詢理論的本土化改造,首先要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職業咨詢理論。需要從大學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傳統文化、社會經濟、國家體制等實際出發,探索大學生職業抉擇的動機、職業抉擇機制以及職業發展路徑。充分考慮中國國情、經濟和傳統的職業理念,摸索出一套對我國大學生職業咨詢可行且實用的實踐模式,包括高校職業咨詢機構的建設、專業隊伍和資格審查、職業道德、督導制度、學術制度、質量評價等。

2.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大學生職業咨詢程序與方法

(1)去商業化操作模式。在西方發達國家,絕大多數職業咨詢是一種商業行為,需要商業化的流程和運作。而我國高校對大學生職業指導是義務提供的服務,可以簡化程序,突出重點。適合我國高校大學生職業咨詢的流程是:覺知網上測評團體咨詢個體預約面談形成共識制定行動計劃。具體來說:通過職業生涯報告會,讓學生認識到職業規劃的目的和意義;而后組織學生參加網上職業測評;根據職業測評的結果,分類進行團體咨詢輔導,解決大多數學生的職業規劃問題;對于團體咨詢不能解決的個性化問題,由學生進行個性化咨詢預約;學生與職業咨詢師面談,解決職業規劃問題,形成共識;由學生自我制定職業規劃、行動計劃、調整方案。這樣既可以解決當前高校學生多,職業咨詢師少的矛盾,也可以提高職業規劃指導的效率和效果。

(2)職業咨詢模式的改造。一是師長關懷式。大學生普遍尊重師長、信賴師長。從學生學業、就業出發,以生為本,按照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和人職匹配的原則,幫助學生進行職業定位,指出大學生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必要的職場體驗。教育學生從大學學業開始明確目標,堅持不懈,定期總結,合理調整,從專業技能、職業素養、通用職業技能等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自身的職業成熟度。二是專家指導式。在我國,大學生們若求助于職業咨詢機構,則他們會希望為自己提供幫助的是有特別的專業背景、有職業咨詢的經驗和方法的專家型權威的職業咨詢師。而我國目前具有專業學科背景而又熟悉職業規劃理論、方法的專家型職業咨詢師較少。因此,我國要加大力度培養大量專業性強的職業咨詢人員,并不斷加強職后教育,不斷提高職業咨詢隊伍專業素質和能力。

三、對職業咨詢測評工具的改造

1.建立適合中國實際的測評工具

我國政府為促進大學生就業,不斷地出臺一些新的政策和措施,如:農村義務教育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兵役計劃等,對大學生就業起到了很好的調控作用。在大學生職業咨詢測評軟件制作中,應給予體現。

2.建立體現我國高校層次結構的測評工具

我國普通高校可分為:研究型大學、研究教學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以及高職高專院校,不同類別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各不相同,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職業能力,職業咨詢測評工作應該體現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幫助學生合理定位。

3.三個維度的就業能力模型

2004年,福格特提出了職業生涯識別、個體適應性、社會和人力資本三個維度的就業能力模型。社會和人力資本是個體所擁有的社會網絡,例如教育經歷、工作經驗、情商等,其可以拓展個人身份并影響個體職業生涯機會。而當前大學生職業咨詢測評系統中,很少涉及社會和人力資本因素。在大學生測評工具本土化改造中,必須給以補充完善。

四、對職業發展路徑的完善

1.“論資排輩”現象影響職業發展路徑的選擇

在我國職業發展的路徑中,往往存在“論資排輩”的現象。如:公務員升職需要一定的崗位工作年限,專業技術人員升級需要一定的崗位技術工作年限等,同時還有輪崗、二線工作的等特殊的職業發展路徑,外職業生涯對個人內職業生涯發展影響較大,在職業發展路徑上必須給予充分考慮。

2.行業之間人員流動的障礙影響職業發展路徑的選擇

我國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等單位的用人制度不同,尤其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用人還受到崗位編制的限制,影響了人員的自由流動性。因而,在職業發展路徑選擇上,要適應組織的要求。

3.戶籍制度影響職業發展路徑的選擇

為保持城市的健康發展,部分城市實施較為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戶籍與就業、購房、孩子入學等掛鉤,勢必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地域結構。

參考文獻:

[1]張維為.中國震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姜獻群.師范院校全程化就業指導的實踐探索[J].出國與就業,2010(12).

[3]魏麗青.英國職業資格證書教育的經驗與啟示[J].教育與職業,2009(09).

[4]丁新勝.大學生心理資本生成模式研究[J].南都學壇,2012(2).

第6篇

關鍵詞:中小型水廠 自動化 改造

 

automation of waterworks of small capacity

abstract:a microcomputer based cybernetic control system developed for medium and small waterworks and composed of host processor, plc, frequency converter and responsible sensors and actuators has been operating for years with favorable reliability and integrality. this might be a low investment and quick result example for technical reform of similar waterworks.

0 引言

目前,我國北方大部分中小型水廠均采用兩級泵站的管理模式,即:由深井泵組成一級泵站采取地下水至水廠蓄水池進行水處理;而后,由二級加壓泵站向用戶管網供水。控制方式一般為人工控制的繼接方式,自動化水平低,水、電資源浪費嚴重,設備事故隱患多、管理困難。我們為某縣自來水廠開發了一套由上位機、可編程控制器(plc)、變頻器、相應傳感器及執行機構組成的水廠微機集散控制系統,該系統已連續運轉三年,性能穩定可靠,提供了一種針對中小型水廠的,以節能降耗、提高自動化水平為主要目的的技術改造方案。

1 系統的主要功能

該水廠的基本情況為:一級泵站包括5口深井,每口深井配備22kw多級潛水泵1臺,共同向一蓄水能力為2 000m3的蓄水池蓄水;加壓泵組為5臺45kw dl型立式泵,向管網加壓供水。對控制系統的設計要求是:對水廠的設備運行及生產狀況進行自動化控制和管理。該控制系統的基本功能如下:

(1)保證用戶管網供水壓力恒定。操作人員設定管網壓力后,系統根據設定值和壓力傳感器采取的管網實際壓力信號,采用1臺調速泵配合1~4臺恒速泵的運行模式,自動調整加壓泵站中恒速泵的啟動臺數和調速泵的轉速,在較高的精度范圍內保證管網的壓力恒定。無論用水高、低峰均可在保證供水壓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節省電能。同時,減少了由于無謂磨損、頻繁啟停等原因對水泵造成的損害;以及用水低峰時,由于管網壓力過高造成跑、冒事故,浪費寶貴的水資源。

(2)蓄水池水位自動控制。由于用戶用水量的變化較大且具有隨機性,而水廠對蓄水池內水位控制的精度要求較高。故在水位控制系統的設計中,采用模糊算法在保證蓄水池水位維持在標準范圍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潛水泵的啟動臺數,避免潛水泵的頻繁啟停及無效運轉。

(3)自動倒泵功能。為防止某臺水泵長期不運轉發生銹蝕,由plc控制4臺水泵定期輪換作為變量泵運轉,即自動倒泵功能。

(4)防水錘電器互鎖功能。由于管網壓力較高,為防止水錘對水泵的沖擊,在每臺加壓泵的出水口處安裝電動蝶閥,由plc按照先開泵后開閥、先關閥后關泵的模式進行控制,有效地防止了水錘的危害。

(5)直觀的圖形顯示及尋檢功能。上位機采用14寸彩顯,以動畫圖形及中文方式顯示水池液位、管網壓力、水泵及閥門運行狀態、生產狀況、耗電量、產水量、設備狀況等信息。

(6)生產管理功能。上位機隨時檢測并記錄水廠各臺水泵的出水量及運轉狀態,以班次為單位生成生產報表,自動統計出水量及耗電量,并存入指定單元。

(7)報警及保護功能。當發生電氣、液位、機械等故障時系統進行聲、光報警,并采取相應措施。上位機故障時,plc及變頻器可以組成獨立控制系統進行工作;若整個上、下位自動系統均發生故障,現場控制柜具有手動功能,以保證向用戶供水的不間斷。

2 控制系統硬件結構(見圖1)

圖1 系統硬件結構

(1)上位機:水廠需24h連續運轉,現場干擾源多、環境惡劣。因此,上位機選用了具有較高可靠性、較強抗干擾能力的研華(advantech)ipc-610/486型工業用微機。上位機與plc之間采用rs232標準串行口進行通訊,傳輸速率9 600b/s,11位數據格式,數據長度7位,1位校驗位,啟動1位,停止2位。另選研華10位a/d采集卡,采集蓄水池水位信號和加壓泵組出水流量信號,對水位信號運用模糊算法進行計算后,給出控制信息由plc控制潛水泵的啟動臺數。當水位過低時,認為發生故障,停止一、二次泵組的運行并聲光報警。上位機為720m硬盤、8m內存,可以同時處理大量數據且歷史記錄較長。

(2)主控單元:主控單元選用日本立石公司的c60p型可編程序控制器作為主控單元,它具有40路開關量的輸入、20路開關量的輸出,可擴展模入、模出模塊,并有rs-232標準串口。c60p為積木式結構,系統構成及擴展方便,抗干擾性能好,作為現場主控部件較理想。由它完成自動倒泵、防水錘互鎖、變頻器邏輯控制等邏輯控制功能。

(3)管網恒壓調控系統:調速泵的調節由富士g-45變頻器來完成,由壓力傳感器采取用戶管網的壓力信號(4ma~20ma)送至自制的調節板上,與給定信號比較后送至日產rkc調節器中,經pid運算后產生調節信號送至變頻器,控制變頻器的輸出頻率,調節水泵轉速。變頻器本身對應其輸出頻率有0~5v(dc)信號輸出,將其引回調節板,由系統對輸出頻率進行檢測,若變頻器的輸出大于49hz一定時間后,管網壓力仍達不到要求,延時確定后,plc按照一定規則逐個以自耦減壓方式啟動恒速泵,直至管網壓力恒定。若變頻器輸出頻率小于23hz一定時間后,管網壓力仍超過給定值,則依次關閉恒速泵,配合調整調速泵直至壓力穩定。

(4)自耦減壓啟動柜:恒速泵及潛水泵均采用自耦減壓啟動方式,有效地減小了電動機啟動時對電網的沖擊。

(5)傳感器及執行機構:管網壓力信號的采取利用最大量程為1.0mpa的遠傳壓力表,以方便在采樣點觀察壓力信號;流量信號的采取利用渦街流量計;水位信號的采取利用壓力式水位傳感器;利用電動蝶閥作為執行機構來控制加壓泵的出水口狀態。

3 系統的軟件

系統軟件主要包括上位機管理程序、plc控制與監測程序以及它們之間的通訊程序。

(1)上位機的管理程序主要完成設備運行狀況的圖形顯示監測、生產狀況的數據庫管理、檢測數據的處理、菜單處理以及報警等功能。采用c語言結合匯編編程,充分利用c語言結構化強、簡潔和運行速度快等優點,同時也提高了程序的可讀性、可靠性及可移植性。軟件設計采用模塊化結構,人機界面為圖形形式,菜單驅動,全部中文顯示與提示非常友好。系統主要功能模塊包括:使用說明、水廠控制系統功能介紹、生產狀況監測及管理、水位系統的運行狀態控制等。采用查詢方式完成與plc的通訊及檢測數據的處理;將管網壓力、流量、液位、各水泵運行狀態及各處閥門開啟狀態等信息以圖形及數據的方式顯示于顯示器上;如有報警信號則顯示相應圖形,同時進行聲光報警。監測的出水量、耗電量等信號可長期保存于存儲器中,隨時作為資料查詢。

(2)蓄水池分為沉淀池和出水池兩部分,深井水首先在沉淀池沉淀泥沙、消毒處理,而后,經過濾到達清水池。因此,水位控制功能要求較高,正常狀態下,1~2臺潛水泵長期運轉,其余根據用水量的大小自動切換。為保證水的正常供應并防止潛水泵的頻繁啟停,在水位控制中采用了模糊算法。將水位高度分為七級,將水位的變化率也分為七級,將潛水泵的開啟臺數分為5檔,形成了一個二維矩陣數組,由計算機運算后確定應開啟的深井泵臺數。經反復試驗后,確定了數組中各參數的值,經實際使用,獲得了較好的運行效果。

(3)可編程控制器作為主控單元,幾乎所有的現場邏輯控制均與其有關。它的控制程序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要求。一般來說變頻器嚴禁付邊加裝接觸器,但是為了節省投資、實現4臺恒速泵輪流作為調速泵,必須在變頻器的付邊裝接觸器(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為防止在電動機高速運轉時,當變頻器的原邊未切斷電源或剛剛切斷電源,付邊接觸器斷開,電動機定子線圈放電造成高電壓,損壞變頻器的輸出功率模塊,在plc的程序設計中必須考慮到較復雜的互鎖及時間控制關系,即plc計算倒泵時間到后,首先按照閥、泵互鎖關系關閉擬轉入變量運行的定量泵;接著關閉原變量泵,此時變頻器輸出頻率先降至零,而后切斷變頻器原邊接觸器,延時幾秒后,切斷其付邊接觸器。而后,將變頻器輸出與待轉入變量運行的水泵接通,幾秒后按照閥、泵開啟的順序依次接通變頻器的電源,啟動水泵并打開水閥;同時,原調速泵轉為恒速泵使用,這樣做保證4臺加壓泵的運轉時間相近,避免某臺泵長時間不運轉發生銹蝕等故障。

圖2 電路原理圖

(4)上位機與plc之間的通訊借助標準rs-232口來完成。可以由上位機完成給定倒泵的間隔時間、設定管網的壓力等工作。同時,下位系統定時將恒速泵的開啟臺數、調速泵的運行狀態(頻率、轉速、消耗功率等)、管網壓力等信息報上位機進行處理和顯示。

第7篇

關鍵詞:固定資產;所得稅;納稅籌劃

自2006年財政部出臺了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后,固定資產涉及的所得稅納稅籌劃問題立即被大家廣泛關注。固定資產的取得方式、折舊、減值、改良與修理等環節都可以有納稅籌劃,而在企業實際工作中,通過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和折舊年限這一簡便、有效的方式,已被企業廣泛采用。本文意通過另外一種方法即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時機入手,探索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問題。

技術改造是指企業固定資產使用一段時間后,為改善其工作性能,而在技術和工藝上的革新改造。從理論上講,技術改造的選擇權在企業自身,在固定資產使用的任一階段內都可進行;也正因為選擇權在企業手中,所以可以選擇有利于企業自身的技術改造時間。從納稅角度來講,企業選擇不同的時間進行改造、更新,也會對納稅產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選擇技術改造時間,使企業獲得更多的稅后利潤,是一項技術要求很高的籌劃項目。技術改造時間選擇得好,會使企業應納稅額相對減少。

一、舉例說明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時機的選擇對企業所得稅的不同影響

例如:甲企業擁有的固定資產價值100萬元,使用期限10年,該企業實行平均使用年限法提取折舊。當機器正常運轉且是滿負荷工作時,該機器設備10年內生產產品的收入和利潤見表(表1)(假設成本僅由折舊組成),適用稅率見表(表2)。

企業10年內納稅稅額及稅負如下:

第一年納稅稅額為:(10-5)×25%+(5-2)×15%+(2-0.5)×10%+0.5×5%=1.875(萬元);稅負為:(1.875÷10)×100%=18.75%。

第二年納稅稅額為:(9-5)×25%+(5-2)×15%+(2-0.5)×10%+0.5×5%=1.625(萬元);稅負為:(1.625÷9)×100%=18.06%。

第三年納稅稅額為:(8-5)×25%+(5-2)×15%+(2-0.5)×10%+0.5×5%=1.375(萬元);稅負為:(1.375÷8)×100%=17.19%。

第四年納稅稅額為:(7-5)×25%+(5-2)×15%+(2-0.5)×10%+0.5×5%=1.125(萬元);稅負為:(1.125÷7)×100%=16.07%。

第五年納稅稅額為:(6-5)×25%+(5-2)×15%+(2-0.5)×10%+0.5×5%=0.875(萬元);稅負為:(0.875÷6)×100%=14.58%。

第六年納稅稅額為: (5-2) ×15%+(2-0.5)×10%+0.5×5%=0.625(萬元);稅負為:(0.625÷5)×100%=12.5%。

第七年納稅稅額為: (4-2) ×15%+(2-0.5)×10%+0.5×5%=0.475(萬元);稅負為:(0.475÷4)×100%=11.88%。

第八年納稅稅額為: (3-2) ×15%+(2-0.5)×10%+0.5×5%=0.325(萬元);稅負為:(0.325÷3)×100%=10.83%。

第九年納稅稅額為:(2-0.5)×10%+0.5×5%=0.175(萬元);稅負為:(0.175÷2)×100%=8.75%。

第十年不用納稅。十年總稅額為8.475萬元,總稅負為15.69%。

1.第3年進行技術改造

如果第3年進行技術改造,即用前兩年的折舊20萬元對所用設備進行性能改良,那么從第3年到第10年這8年,年折舊、銷售收入、利潤、稅金及稅負就會發生如表(表3)所示的變化。

年折舊額的計算是把技術改造后固定資產設備的價值總額100萬元均攤到后8年中,即100萬元/8年=12.5萬元/年。此外,稅金及稅負的計算方法與以前采用的方法相同。前兩年和后8年納稅額相加得到總納稅額為24.8萬元,10年內總稅負為21.75%。

2.第5年進行技術改造

如果第5年進行技術改造,即用前4年已提折舊40萬元對所用設備進行性能改良,以增加經濟效益,那么從第5年到第10年這6年每年折舊、銷售收入、利潤、稅負的變化見表(表4)。前4年和后6年納稅額相加得到的總納稅額為29.24萬元,10年內總稅負為23.59%。

3.第7年進行技術改造

如果第7年進行技術改造,即用前6年已提折60萬元對所用設備進行性能改良,那么從第7年到第10年這4年,每年折舊、銷售收入、利潤、稅金、稅負的變化見表(表5)。前6年和后4年納稅額相加得到的總納稅額為50.2萬元,10年內總稅負為29.02%。

4.第9年進行技術改造

如果第9年進行技術改造,即用前8年已提折舊60萬元對所用機器設備進行改良,以增加經濟效益,那么從第9年到第10年這兩年中的折舊、銷售收入、利潤稅金、稅負的變化見表(表6)。前8年和后兩年納稅額相加得到的納稅總額為22.85萬元,總稅負為23.08%。

二、不同年限進行技術改造的效果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不同時期進行技術改造實現的利潤、稅收、稅負的增長幅度。以企業最初投資所用的固定資產平均使用年限折舊法預期實現的利潤為基數。

第3年實行技術改造時,企業的利潤增長率=(114-54)÷54×100%=111.11%,納稅額增長率=(24.8-8.475)÷8.475×100%=192.63%,稅負增長率=(21.75%-15.69%)÷15.69%×100%=38.62%。

第5年實行技術改造時,企業的利潤增長率=(123.98-54)÷54×100%=129.59%,納稅額增長率=(29.242-8.475)÷8.475×100%=245.04%,稅負增長率=(23.59%-15.69%)÷15.69%×100%=50.35%。

第7年實行技術改造時,企業的利潤增長率=(173-54)÷54×100%=220.37%,納稅額增長率=(50.2-8.475)÷8.475×100%=492.33%,稅負增長率=(29.02%-15.69%)÷15.69%×100%=84.96%。

第9年實行技術改造時,企業的利潤增長率=(99-54)÷54×100%=84.33%,納稅額增長率=(22.85-8.475)÷8.475×100%=169.62%,稅負增長率=(23.08%-15.69%)÷15.69%×100%=47.1%。

為了充分發現哪一年進行技術改造對企業造成的稅負增長最小,我們對第3年、第5年、第7年、第9年進行技術改造后的利潤增長造成的納稅額的增長和稅負的增長做一比較,從中就會發現在哪一年進行技術改造使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利潤最高、稅負最少。進行這種比較的具體方法是:用技術改造完成后十年的稅負增長率除以技術改造完成后十年的納稅額增長率,公式為:

“技術改造完成后10年的稅負增長額÷技術改造完成后10年的納稅額增長率×100%”

根據這一公式,第3年進行技術改造后,公式值為(38.62%÷192.63%)×100% =20.05%;第5年進行技術改造后,公式值為(50.35%÷245.04%)×100%=20.55%,第7年進行技術改造后,公式值為(84.96%÷492.33%)×100%=17.26%,第9年進行技術改造后,公式值為(47.1%÷169.62%)×100%=27.77%。

通過以上的分析、計算表明該企業在第7年進行技術改造稅負最輕。也就是說正確選擇固定資產的技術改造時間可以減少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綜上所述,企業的財會人員可以幫助企業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通過對固定資產最佳技術改造時間的選擇,達到對應納稅所得額進行調節,對損益進行調整,進而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為企業增加收入合法避稅服務。

參考文獻:

[1]賈莉莉主編:高級財務會計學[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62-63.

第8篇

【關鍵詞】火電機組;DCS分散控制系統

一、火力發電廠熱工自動化的概念

火力發電廠熱工自動化的主要概念是以火力發電過程中數據的測量、信息的處理、設備的自動控制、報警和自動保護為基礎,通過自動化系統的控制來達到無人操作的過程。在火力發電廠生產過程中為了使發電設備的安全有所保障,需要對設備進行自動化控制,以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同時也減少了一定的人力資源。一般的火電自動化系統都分為四個子系統,其中以自檢系統、控制系統、報警系統、保護系統為主。

二、DCS及其后備監控設備配置

目前DCS不僅覆蓋了熱工自動化方面的所有功能,還包括了電氣監控功能,后備監控設備也幾乎全部取消。DCS安全技術包括兩個方面:(1)提高DCS可靠性,從源頭上減小DCS故障發生率,如提高DCS電磁兼容性、開發安全控制器等。(2)合理配置DCS及其后備監控設備,減小DCS故障的影響程度。根據當DCS故障時最大限度減小對機組安全運行的影響這一指導思想,《火力發電廠熱工自動化安全技術指南》中提出一系列新的DCS配置要求。(1)對于循環水泵、空冷機組的冷卻水泵及儀用空壓機等重要公用系統(或擴大單元系統),應按單元或分組納入單元機組DCS中,以免因公用DCS故障而導致全廠或兩臺機組同時停止運行。(2)控制器宜按工藝系統功能區配置。重要的多臺冗余或組合的輔機(輔助設備)應按下列原則配置,以確保一對控制器故障不會造成機組被迫停止運行:送風機、引風機、一次風機、凝結水泵和循環水泵等兩臺冗余的重要輔機及A、B段廠用電應分別配置在不同的控制器中,但允許送風機和引風機等縱向組合在一個控制器中。(3)為了減少一對控制器故障對模擬量控制系統失靈造成的影響,重要模擬量控制回路應適當分散配置,影響同一重要參數的控制回路應盡量配置在不同控制器中。(4)控制器(包括汽包水位控制器)的配置必須嚴格遵循重要保護和控制分開配置的獨立性原則。(5)DEH控制器應按失電或故障時自動停止機組運行的故障安全原則配置。爐膛安全系統(FSS)和汽輪機緊急跳閘系統(ETS)控制器在其繼電器執行回路已按故障安全原則配置時,其跳閘輸出可按帶電動作原則配置。對于DCS后備監控設備,也應根據下述問題對目前的配置方案重新進行思考:在DCS局部故障時能否維持短時穩定負荷下運行;DCS在發生全局性或重大故障而緊急停機過程中能否確保機組的真正安全。但對以上問題,系統分析和實踐都無法給出肯定無誤的回答。當DCS發生全局性或重大故障時,目前機組配置的后備操作設備提供了發出停機、停爐,啟動交、直流油泵,打開真空破壞門等指令的手段,但停機、停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進行一系列操作,這將全部依賴獨立于DCS的保護和聯鎖回路去自動執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观看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亚专线欧洲s码wmysnh48| 人妻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第一页|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婷婷丁香六月天| 丰满少妇被猛男猛烈进入久久|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浪潮AV色综合久久天堂| 午夜激情视频在线| 色爱区综合激情五月综合激情| 日韩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尹人香蕉综合| 男女激情边摸边做边吃奶在线观看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不 | 里番acg全彩本子在线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伊人热热久久原色播放www|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巨r精灵催眠动漫无删减|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欧美高清色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超爽大片黄| 美国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黄人成a动漫片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69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911香蕉视频|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 a√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好男人看片在线视频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xxxx性bbbb|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蜜臀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