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與近代中國雜志簡介
《浙大教育學刊》自2023年創刊,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作為浙江大學教育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集刊,自創刊以來,便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前沿的研究視角以及嚴謹的辦刊風格,在教育學術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該雜志不僅深入探討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問題,還積極刊登具有創新觀點的理論研究論文,為教育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教育學基本理論問題的探討上,雜志始終保持著敏銳的學術觸覺。它不僅關注傳統教育學理論的梳理與反思,還致力于挖掘新興教育理論的前沿動態。例如,雜志曾刊發多篇關于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及其話語體系的論文,這些論文不僅深入剖析了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理論內涵,還結合中國本土教育實踐,探討了其在中國教育學自主知識體系建構中的意義與價值。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式,不僅豐富了教育學基本理論的內涵,也為教育學本土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時,它還積極刊登具有創新觀點的理論研究論文。這些論文涵蓋了教育學的多個研究領域,如教育基本理論、教育學學科建設、高等教育、教育治理與教育評價等。這些論文不僅提出了新穎的理論觀點,還通過實證研究和案例分析,驗證了理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雜志曾發表過關于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關系的論文,該論文通過國際視野和歷史回顧,深入研究了高校教師教學與科研關系的復雜性,為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張謇與近代中國收錄信息
張謇與近代中國雜志榮譽
張謇與近代中國雜志特色
1、引文引完整的一段話,引號的句號在引號內;引不完整的一段話,即文字前面不是句號或文字從句中引,句號在引號外。引文最后如是感嘆號、問號,一般放在后面一個引號里面。
2、注釋用于對文章正文作補充論說的文字,采用頁下注,注號用①②③;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出處,采用文末注,用[1][2][3]順序標注。
3、請勿一稿多投。三個月內未收到我刊回復,作者即可自行處理。因人手緊張,恕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4、論著須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數為300字以內,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內容一致。
5、文題:力求簡明準確地反映文章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字,一般不使用縮略語和標點符號。
6、來稿敬請附上作者簡介、真實姓名、電話、詳細通訊地址、電子信箱等個人資料。
7、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每張表格、圖均應達到出版質量。
8、參考文獻表列于正文之后,文獻列表按文中出現的順序從小到大依次排列。
9、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10、不接受主題:了解雜志不接受的特定主題和內容,以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11、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12、作者要嚴格遵守著作權法,引用、參考他人觀點應注明出處,文責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