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遺產》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2004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5247/G2,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中華遺產》組織了“最中國漢字”、“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等頗具影響力的評選活動。
雜志簡介:《中華遺產》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2004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5247/G2,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歷史期刊。該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發表歷史領域的高質量原創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中華遺產》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2004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5247/G2,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中華遺產》組織了“最中國漢字”、“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等頗具影響力的評選活動。
《中華遺產》雜志學者發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清宮;大臣;慈禧;康熙;清代
(二)紫禁城;乾隆皇帝;清代;康熙;乾隆
(三)愛情;孩子;建筑遺產;小學三年級;女兒
(四)文物攝影;明代;故宮博物院;科普;電視節目
(五)遺產;長調;革命軍隊;歌聲;解放軍
(六)遺址保護;大會側記;傳奇;辦事處;非政府組織
(七)鋼結構;連接節點;弦支穹頂;裝配式;拉索
(八)文化遺產保護;遺產;文化遺產;文化景觀;世界遺產
(九)個案;人類學調查;尼僧;人類學;藏傳佛教
(十)歐亞草原;青銅時代;文化;動物紋;遺址
1、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作者單位名稱、所在省市名、郵政編碼及聯系電話腳注于同頁左下方。
2、題目簡明扼要,緊扣主題,要有足夠的信息,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便于檢索。一般不用符號、公式和縮略語。題目中不建議過多使用定冠詞,尤其首字母不使用定冠詞。
3、參考文獻只選最主要的,并且在正式出版物上發表的文獻,論著3-15篇為宜。
4、摘要撰寫避免套話。不應出現作者所從事研究領域里的常識性內容,不應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也不要對論文的內容做解釋和評論(尤其是自我評價)。
5、來稿文責自負,且必須是未曾在任何出版物以及互聯網上發表過的原創作品,請勿一稿多投,并保證不存在任何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
立即指數:立即指數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同年發表文章的總數得到的指數;該指數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應用、發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屯路甲11號,郵編: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