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博物館研究雜志簡介
《中國民族博物館研究》自2012年創刊,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作為國內民族博物館領域首屈一指的學術刊物,自創刊以來,便以其鮮明的學術定位、深厚的專業底蘊和廣泛的權威性,成為了連接學術界與實踐界、傳承與創新、國內與國際的重要橋梁。該雜志致力于打造一個集學術性、專業性、權威性于一體的高端學術平臺,旨在推動民族博物館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促進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在學術性方面,雜志深度聚焦民族博物館的學科前沿與理論探索,廣泛收錄國內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些成果不僅涵蓋了民族博物館的歷史沿革、功能定位、藏品管理、展覽策劃等基礎理論,還深入探討了民族博物館在民族文化保護、社會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獨特作用與價值。通過高水平的學術論文,該雜志為學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觀點的重要舞臺,推動了民族博物館學理論的深化與拓展。
專業性方面,雜志特別重視實踐經驗的總結與分享。它廣泛征集并發表來自一線民族博物館工作者的實踐案例、經驗總結與問題探討,這些文章生動展現了民族博物館在日常運營、藏品征集、展覽設計、觀眾服務等方面的具體做法與創新實踐。這些實踐經驗不僅為同行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借鑒,也促進了民族博物館行業內部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
中國民族博物館研究收錄信息
中國民族博物館研究雜志榮譽
中國民族博物館研究雜志特色
1、文章論點鮮明,論據可靠,邏輯清晰、文字精煉。
2、每篇文章須包括題目、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作者簡介,可在文稿首頁腳注處注明論文屬何種項目、何種基金(編號)資助。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別、所在單位、職務職稱、出生年月、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詳細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
3、摘要以100-300字為宜,3-6個關鍵詞,正文文字以6000-9000字為宜,最長不超過10000字。文章所用圖片請注明繪圖者、攝影者,如引自其他書刊,請詳細注明其來源,保證擁有圖片的使用權。如因作者標注不明而引起的版權糾紛,責任由作者自行負責。圖片資料要求清晰,JPG格式,分辨率達到300×300DPI 以上,標明編號、名稱、出處、時代等。圖表需標明編號、名稱、出處。
4、文章參考文獻和注釋統一要求為腳注,引文請核對準確;引用圖書資料,請詳注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頁碼;期刊詳注作者、文章標題、刊物名、年度、刊期、頁碼;報紙請詳注作者、文章標題、報紙名、日期、版次。
5、所投稿件務必保證文章版權的獨立,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署名排序無爭議,文責自負。
6、請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恕不退稿。如被采用,將及時通知作者。切勿一稿多投。
7、稿件一經采用出版,即酌致稿酬。所投稿件在作者著作權有效期內的復制權、匯編權、發行權、翻譯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可授權使用的權利授予本刊編輯部使用。
8、正文:文稿應具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晰,文字精練,用詞規范。正文中的一級、二級、三級標題均要求單獨一行,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如:1,1.1,1.1.1。
9、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10、創新:鼓勵作者在論述問題時提供獨特的觀點、深入的分析和新穎的創意,對政法職業教育提出有益的思考、經驗分享和創新性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