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信息化》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76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7-1423/TN,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從信息技術的研究、應用角度展現IT行業與科技發展與進步,是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發表信息科學研究、技術應用成果的園地。
雜志簡介:《信息技術與信息化》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76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7-1423/TN,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電子期刊。該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發表電子領域的高質量原創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行業資訊、科學·技術、學術研究_計算機應用、學術研究_電子與通信技術、學術研究_網絡與信息安全、學術研究_信息化教學、學術研究_智能技...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76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7-1423/TN,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從信息技術的研究、應用角度展現IT行業與科技發展與進步,是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發表信息科學研究、技術應用成果的園地。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雜志學者發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微波;天線設計;天線;微波源;遺傳算法
(二)人群疏散;疏散;仿真方法;力模型;遺傳算法
(三)遺傳算法;數據挖掘;聚類;聚類分析;關聯規則
(四)圖像融合;小波變換;計算機圖形學;B樣條;基于小波變換
(五)網絡;遺傳算法;情感分類;信息過濾;文本分類
(六)主題挖掘;大數據;文本挖掘;知識圖譜;數據可視化
(七)復雜網絡;鄰接矩陣;抑郁傾向;文本數據;聚類
(八)機器人;機械臂;輸電桿塔;控制系統;腦電信號
(九)工程機械;CAN總線;自動售貨機;圖像處理;監控系統
(十)支持向量機;數字儀表;XML;遺傳算法;圖像配準
1、來稿應具有較高的理論和應用價值。論點正確,論據充分,條理分明,重點突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不披露屬于技術保密范圍的成果和數據資料。
2、題目內不應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號、代號以及數學公式等。
3、參考文獻按照方括號[1]/[2]/[3]……在文末排列,按照文獻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4、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結果和結論等,中文摘要不超過300字。
5、注明所有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中、英文),并注明第一作者的出生年、性別、籍貫(具體到城市或縣)、最高學歷、職稱、職務、主要研究方向、電子郵箱、詳細通信地址和聯系電話。
立即指數:立即指數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同年發表文章的總數得到的指數;該指數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應用、發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趵突泉北路24號414室,郵編:2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