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雜志簡介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自1982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0-1863/TP,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雜志的宗旨是成為網絡安全和數據治理領域內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學術交流平臺。我們致力于涵蓋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展示最新的技術、理論和實踐經驗,促進國內外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在當今數字化的時代,網絡安全和數據治理已經成為各個國家和企業關注的焦點。網絡攻擊、數據泄露等安全事件頻發,給人們的隱私和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雜志正是針對這一背景,以推動網絡安全和數據治理領域的發展為己任,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深入探討和交流的平臺。
作為一本高水平的學術期刊,雜志主要發表網絡安全和數據治理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網絡安全技術、加密算法、數據保護、隱私保護、網絡犯罪防范等方面的論文。同時,我們還關注數據治理領域的最新進展,包括數據質量管理、數據安全存儲、數據共享和流通等方面的研究。雜志的特色在于其嚴謹的審稿制度和高質量的論文發表標準。我們擁有一支由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的審稿團隊,對每篇投稿論文進行嚴格的同行評審。同時,我們鼓勵具有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研究成果,旨在推動該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理論發展。
除了發表研究論文,雜志還注重學術交流和合作。我們定期組織學術會議、研討會和講座等活動,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合作的平臺。通過這些活動,我們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碰撞和交融,推動了該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此外,雜志還關注領域內的熱點問題和前沿趨勢。我們通過組織專題討論、特邀評論等欄目,邀請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對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這不僅為讀者提供了最新的學術動態,還對領域內的研究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收錄信息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雜志榮譽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歷史收錄
-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
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雜志特色
1、編輯部對來稿有刪改權。不同意刪改的稿件請在稿件中聲明,編輯部保留對不同意刪改稿件進行撤換的權力。投稿后3個月內如沒有收到錄用或退稿通知,請自行處理。
2、參考文獻:對引文作者、出處、版本等詳細情況的注明,序號為:[1] [2] [3]……格式為:序號、著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在原文獻中的位置。
3、文題:力求簡明,能夠準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設副標題、不用標點符號、不使用縮略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4、引注應能體現所引文獻資料的信息特點,應與其他文獻資料相區別;能說明該文獻資料的準確來源,方便讀者查找;有引有注,不得引而不注或注而不引。
5、作者個人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籍貫、學位、職稱、現工作單位、主要職銜、主要研究方向和主要科研成果、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E-mail等重要信息。
6、摘要不少于200字,內容要能含蓋論文的主要信息。應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且具有獨立性,采用第三人稱寫法,不用引文。
7、圖中外文字母用斜體,單位符號應為正體??驁D中英文字母用正體。圖中法定計量單位用符號標出,不用單位中的中文名稱。
8、正文一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二級標題采用漢字數字加括號“(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三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1、2、3……”形式排序,正文四級標題采用阿拉伯數字“①、②、③……”形式排序。
9、表格:應科學、明確、簡潔,具有自明性;采用“三線表”,切忌圖、表和文字敘述的相互重復,同一物理量的有效位數應相同,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表序、表名采用中英文對照,標明參數的名稱、量和單位(以比值形式表達)。
10、來稿文字務求準確、精煉、通順、重點突出。由于編輯部人員有限,并按通行慣例,來稿一律不退,也不保證對每篇稿件均提供詳細的評審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