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1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2031/Q,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雜志簡介:《生態學報》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1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2031/Q,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生物期刊。該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發表生物領域的高質量原創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研究論文、專論與綜述、學術信息與動態
《生態學報》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1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2031/Q,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生態學報》雜志學者發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態系統服務;生物多樣性;生態
(二)土地利用;黃土高原;黃土丘陵溝壑區;生態系統服務;生態系統
(三)臭氧;生態系統;影響因素;城市生態系統;城市
(四)南亞熱帶;氣候變化;川西亞高山;人工林;生物量
(五)生態系統;南亞熱帶;恢復生態學;生態恢復;生態學
(六)杉木;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人工林;亞熱帶
(七)土地利用;黃土高原;黃土丘陵溝壑區;黃土丘陵區;土壤水分
(八)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生態系統服務;生態補償;穿透雨
(九)生態系統;高山凍原;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服務;生態
(十)岷江干旱河谷;植物群落;土壤養分;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
1、注釋是對文章中某一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也可以是作者對自己觀點的闡發。注釋隨頁標注,采用“①、②、③……”符號排序。
2、對錄用的稿件本刊有權酌情刪改。不同意刪改者,請在來稿中注明。
3、文章標題用三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三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級次一般 用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序數中文序號用頓號,阿拉伯數字用下 標圓點分開。
4、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列于文后(同一參考文獻在文中可以用同一序號加頁碼標出),并與正文中的引用序號一一對應。
5、摘要應準確概括全文,篇幅為200-300字,關鍵詞以3-5個為宜。
立即指數:立即指數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同年發表文章的總數得到的指數;該指數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應用、發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海淀區雙清路18號,郵編:10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