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與傳播研究雜志簡介
《社會治理與傳播研究》自2023年創刊,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作為一份專注于社會治理與傳播領域的學術刊物,其內容之豐富、視角之多元,為學術界與實踐界提供了一個深度交流與思想碰撞的平臺。它不僅緊跟時代脈搏,捕捉社會治理與傳播領域的熱點問題,還深入剖析這些議題背后的復雜機制與影響路徑,為推動社會進步與文化傳播貢獻了寶貴的智慧資源。
在鄉村文化的多元建構方面,該雜志通過多角度的探討,揭示了鄉村文化在現代社會變遷中的動態面貌。文章不僅關注了傳統文化元素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得以保留與創新,還深入分析了外來文化、城市文化對鄉村文化的滲透與融合,以及這種文化交流如何促進了鄉村社會的多元發展。這些研究不僅豐富了我們對鄉村文化復雜性的理解,也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文化層面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環保組織在環境治理議程中的作用,是雜志關注的另一重點。通過對國內外多個環保組織案例的深入剖析,雜志展示了它們在提升公眾環保意識、推動環境政策制定與執行、以及實施具體環保項目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指出了環保組織面臨的資金短缺、政策限制、公眾參與不足等挑戰,并探討了如何通過加強合作網絡、創新傳播策略等方式克服這些障礙,進一步提升環保行動的社會影響力。
社會治理與傳播研究收錄信息
社會治理與傳播研究雜志榮譽
社會治理與傳播研究雜志特色
1、正文:要求觀點明確、立論新穎、論據可靠、語言規范通達,未在國內外公開發表過(包括紙質刊物及電子刊物),字數原則上不低于12000字,歡迎高質量的長篇稿件。
2、字體字號:文章所有內容宋體小四單倍行距,文章標題居中、加粗;一級標題居中、加粗;注釋、圖表說明宋體小五單倍行距。
3、 標題:要求文字簡練,一般不得超過20個字,標題中應避免使用縮略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4、作者簡介:署名置于文章標題下方居中(宋體小四),作者簡介置于首頁頁下腳注,用符號*。內容包括“姓名,單位,職稱、職務”;多個作者介紹之間用分號。
5、基金項目:首頁頁下標注,作者簡介之后,無需另起一行;基金項目格式為:本文系XX課題“XXX”(編號:XXX)階段性成果。多項基金項目依次列出,分號隔開,最多可列2個項目(如基金項目結項本身要求單列的,請勿羅列多個基金項目,否則后果自負)。
6、中文摘要:一般在300字以內;摘要應當包括研究主題、方法、內容、主要觀點和結論等要素;摘要應盡量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自含性,不加評論和補充解譯,不帶主觀色彩,并突出其創新性。
7、中文關鍵詞:反映論文重要內容的名詞性術語,一般每篇3-5個,各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8、英文標題、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標題、作者、摘要及關鍵詞等信息放置在論文最后,應與中文標題、摘要、關鍵詞相對應;一般包括標題(所有實意詞首字母大寫)、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的字母全部大寫,名只需首字母大寫)、摘要、關鍵詞(所有實意詞首字母大寫)。
9、標題序號:使用中文習慣方法,分別為“一、”“(一)”“1.”“(1)”等,層次標題應盡量概括得準確、簡潔。一級標題加粗居中對齊,其他標題首行縮進2字符,不加粗。
10、圖片:圖題置于圖片下方、居中,方正黑體9號。編號與內容中間空一個字符;圖應簡潔、美觀。條形圖、柱狀圖等外框不要線條,圖內不要線條,刻度線朝內。在文中適當位置標出“如圖1”等文字說明。全文依次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