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考古》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1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6-1069/K,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農業考古》為國內外首創篇幅最大的專業性考古雜志,著重從考古學和生產力角度研究我國古代農業技術的成就和歷史,貫徹古為今用的方針。
雜志簡介:《農業考古》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1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6-1069/K,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歷史期刊。該刊是一份雙月刊,致力于發表歷史領域的高質量原創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農業考古發現與研究、農業歷史、農業經濟史、農村社會史、農業思想史、農業工具、農業災害與救荒、農田水利、經濟作物等
《農業考古》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1年創刊,國內刊號為36-1069/K,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農業考古》為國內外首創篇幅最大的專業性考古雜志,著重從考古學和生產力角度研究我國古代農業技術的成就和歷史,貫徹古為今用的方針。
《農業考古》雜志學者發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摘抄;日記;農業考古;茶藝;茶文化
(二)茶葉;茶葉貿易;茶業;茶葉市場;茶業經濟
(三)中國茶文化;茶文化;宗族;中國茶;鄉紳
(四)茶文化;中國茶文化;演講;中國茶;茶詩
(五)資料索引;農業考古;新石器;中國農業;考古
(六)茶文化;茶書;茶葉;農業;《茶經》
(七)日本茶道;茶道文化;中國茶道;茶情;茶道精神
(八)茶話;烏龍茶;功夫茶;品茶;綠茶
(九)茶文化;茶博士;茶葉;茶藝;茶史
(十)農業文化遺產;南瓜;引種;農業;動因
1、每篇稿件須有不超過200字的摘要,客觀陳述全文的中心內容,不進行評論。摘要中避免出現“本文”、“作者”等字樣。
2、聯系方式應包括郵政編碼、通訊地址、電話、電子信箱。
3、來稿內容涉及國家、省級科研基金資助者,請附基金復印件,我刊將給予優先發表。
4、正文:文稿應具科學性、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層次清晰,文字精練,用詞規范。正文中的一級、二級、三級標題均要求單獨一行,用阿拉伯數字編排序號,如:1,1.1,1.1.1。
5、注釋采用腳注,由WORD文檔自然生成,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序列,每頁重新編碼。
立即指數:立即指數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同年發表文章的總數得到的指數;該指數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應用、發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號,郵編: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