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56年,由中國水利學會主辦。獲獎情況:1992年榮獲中國科協優秀學術期刊二等獎。
《泥沙研究》本刊主要刊登泥沙與有關方面的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交流技術經驗,開展學術討論,報道學術動態。其專業范圍包括:流域產沙、泥沙利用、水土保持、泥沙運動基本理論、河流動力學、河流地貌、河床演變、河流及航道整治、河口港灣泥沙、渠系泥沙、電站泥沙、水庫泥沙、工業取水防沙、管路固體輸送、泥石流、風沙、泥沙淤積與生態影響,模型試驗及測試儀器與技術及其它工業建設中的泥沙問題。
雜志簡介:《泥沙研究》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56年創刊,國內刊號為11-2532/TV,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地質期刊。該刊是一份雙月刊,致力于發表地質領域的高質量原創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論文、短文、學術綜述
《泥沙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56年,由中國水利學會主辦。獲獎情況:1992年榮獲中國科協優秀學術期刊二等獎。
《泥沙研究》本刊主要刊登泥沙與有關方面的學術論文和科研成果,交流技術經驗,開展學術討論,報道學術動態。其專業范圍包括:流域產沙、泥沙利用、水土保持、泥沙運動基本理論、河流動力學、河流地貌、河床演變、河流及航道整治、河口港灣泥沙、渠系泥沙、電站泥沙、水庫泥沙、工業取水防沙、管路固體輸送、泥石流、風沙、泥沙淤積與生態影響,模型試驗及測試儀器與技術及其它工業建設中的泥沙問題。
《泥沙研究》雜志學者發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黃河下游;黃河;黃河口;泥沙;水沙變化
(二)長江口;泥沙;長江;絮凝;懸沙
(三)三峽水庫;長江中游;泥沙淤積;三峽工程;數學模型
(四)泥沙;起動概率;數值模擬;相對暴露度;起動流速
(五)泥石流;山區河流;河流;汶川地震;河床結構
(六)黃河下游;三峽工程;水沙條件;河段;河床調整
(七)黃河;數值模擬;固液兩相流;黃河下游;泥石流
(八)黃河下游;平灘流量;河床演變;潼關高程;三門峽水庫
(九)水土保持;推移質;水槽試驗;床面;黃河口
(十)長江口;泥沙運動;沉積物;黃河三角洲;長江
1、來稿應理論聯系實際,言之有據,邏輯嚴密,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或應用價值。
2、正文中的各級標題按照:居中黑體、一、(一).1.……的形式編排順序。
3、參考文獻中的標點符號以英文半角符號書寫,字體請用Times New Roman。
4、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
5、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立即指數:立即指數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同年發表文章的總數得到的指數;該指數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應用、發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車公莊西路20號,郵編: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