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評論雜志簡介
《馬克思主義哲學評論》自2016年創刊,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作為一本專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的評論性雜志,其獨特的評論性特點為其在學術界樹立了鮮明的旗幟。它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姿態迎接學術研究的深入和發展,但在這一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機遇。
這本雜志以評論為主,旨在提供一個平臺,讓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與研究的學者、教師以及該專業領域的學生,能夠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各種問題展開深入的討論和對話。這種評論性特點使得雜志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研究成果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評價,從而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入和發展。
其次,雜志以開放和包容的姿態歡迎各種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在當今多元化的學術環境中,各種思想流派和學術觀點層出不窮。雜志意識到,只有保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才能吸引更多的學者參與討論,推動學術研究的繁榮。因此,雜志不僅關注主流觀點,也關注非主流觀點,鼓勵學者之間進行平等的交流和對話。
馬克思主義哲學評論收錄信息
馬克思主義哲學評論雜志榮譽
馬克思主義哲學評論雜志特色
1、來稿應是未曾公開發表的原創性稿件,遵守學術誠信和規范,文責自負。
2、引用全部以參考文獻形式呈現,置于正文之后。格式必須符合《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2015年)要求。無須提供注釋(包括文中注釋與腳注)、電子資源類型參考文獻。
3、文題應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有價值的信息,盡可能省去“……的研究”,“……的觀察”等無特定意義的詞。
4、稿件中的注釋請以腳注形式在當頁頁腳標出。引用報刊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用書籍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和頁碼;引用互聯網資料,請注明作者姓名、文獻名、網址和時間。
5、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研究方向、電話、E-mail等。
6、文章附中文內容摘要300字左右,要求能夠客觀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中文關鍵詞3~5個,應為能夠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文末須附上中文題目、內容摘要及關鍵詞的英文譯文。
7、來稿如為國家、省部級等各級基金項目相關成果,請標示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8、正文中的文獻號碼,請寫于引用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引用文獻一般不超過20篇。引文必須準確,與原始書刊資料核對無訛誤。
9、文章只附必要的圖表。插圖要主題突出、圖面結構合理、線條粗細疏密合適,圖內文字及數字均要求用宋體字,圖中內容要與圖注和正文敘述相符。
10、來稿如果是省部級以上課題的階段性成果,請注明課題名稱、批準編號等完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