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理研究雜志簡介
《歷史地理研究》自2019年創刊,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作為一本專注于歷史地理學領域的學術期刊,始終堅守其獨特的辦刊宗旨,即“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和辦刊方向,刊載歷史地理研究領域學術成果,促進該領域學術交流,提高我國在該領域的學術研究水平和國際影響力”。這份宗旨不僅體現了雜志的學術追求,也彰顯了其對于推動歷史地理學發展的堅定信念。
雜志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辦刊方向,確保所刊載的內容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標準。在編輯和審稿過程中,雜志嚴格遵循學術規范,確保所發表的論文具有高度的學術價值和可信度。同時,雜志也注重對于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的維護,鼓勵作者遵守學術規范,堅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雜志的主要刊載內容包括歷史地理學理論與方法、歷史自然地理、歷史人文地理、地理學史、地圖學史、人口史以及邊疆史地等多個方面。這些領域的研究不僅有助于我們更深入地了解歷史上的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還能夠揭示地理因素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通過對于這些領域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的歷史演變和文明進步。
在歷史地理學理論與方法方面,雜志關注最新的研究動態和理論進展,鼓勵學者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論框架。這些研究成果不僅能夠推動歷史地理學的學科發展,還能夠為其他學科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在歷史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地理方面,雜志關注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通過對于這些領域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系,以及人類社會的歷史演變對于自然環境的影響。
歷史地理研究收錄信息
歷史地理研究雜志榮譽
歷史地理研究歷史收錄
-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2021-2022)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
- 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歷史地理研究雜志特色
1、全文篇幅(包括圖、表、參考文獻及中英文摘要等)一般不超過12000字為宜。文稿應包含中英文標題、中英文摘要(中文200字左右、英文250字左右)、關鍵詞(3—8個),具體格式請按照《〈歷史地理研究〉文稿技術規范》進行處理。
2、參考文獻:著錄作者直接參閱過的公開發表在報刊上的文章、公開出版的圖書和在其他媒體上公開的文獻,按文獻出現的先后,在正文中的相應位置以阿拉伯數字標注。
3、題目:要求簡潔、精煉,能夠完整、準確地概括全文內容,并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不宜以阿拉伯數字開頭,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
4、注釋一律采用腳注。腳注用小五宋體,包括文獻作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及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起止頁碼,用帶圓圈的阿拉伯數字序號標注,每頁單獨編號。
5、作者姓名、單位、聯系方式(詳細地址及郵政編碼、電話)務必寫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時須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錄稿通知后不再改動。
6、摘要應直接給出研究目的,用一句話概述即可。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必須詳細具體,研究結果包括具體數值或趨勢,被確定的關系,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結論是對結果的分析、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等。
7、標題:正文中標題用一、(一)、1. ……標明,內容應符合國家現行規范,并使用國際標準計量單位。
8、我刊對所刊登的稿件擁有長期專有使用權。作者如需將本刊所發文章收入其他公開出版物中發表,須事先征得我刊同意,并詳細注明該文在我刊的原載卷次。
9、 《歷史地理研究》采用雙盲制和三審制審稿原則。審稿人與作者不在一個單位、不在同一課題;編輯部不向作者和審稿人透露雙方的信息;交叉學科稿件分送不同學科的專家審稿。編輯部處理稿件嚴格遵守期刊編輯的職業道德準則。作者應遵守學術規范,切勿一稿多投,凡投稿三個月內未收到通知可另投。稿件的處理狀態可在采編平臺上查詢,稿件的處理結果也會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到作者的注冊郵箱里。來稿發表與否由主編最后審定。
10、觀點及內容必須不先于本刊在其他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發表過,我刊反對剿竊、抄襲、一稿兩投或多投。作者在寫稿前應廣泛查閱國內外最新相關研究成果,并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引用的文獻, 以保證研究成果有較高的研究起點。文章選題富有意義,立論鮮明;方法手段新穎,運用得當;文獻掌握豐富,內容充實;觀測、實驗、統計數據等資料真實準確且有時效性;論述合理協 調,邏輯性強;文字簡明流暢,寫作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