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與文物》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0年創刊,國內刊號為61-1010/K,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考古與文物》辦刊宗旨:以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為指導,探索多民族共同體——華夏文明的起源和流變;研究傳統文化的物態表現形式及其背景和意義。
雜志簡介:《考古與文物》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0年創刊,國內刊號為61-1010/K,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歷史期刊。該刊是一份雙月刊,致力于發表歷史領域的高質量原創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研究與探索、考古新發現、文物保護與科技考古、古文字研究、簡訊、考古簡訊
《考古與文物》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0年創刊,國內刊號為61-1010/K,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考古與文物》辦刊宗旨:以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為指導,探索多民族共同體——華夏文明的起源和流變;研究傳統文化的物態表現形式及其背景和意義。
《考古與文物》雜志學者發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遺址;二里頭文化;墓葬;文化遺存;遺存
(二)小麥;香草蘭;遺址;小麥品種;土壤
(三)遺址;人子;考古;青銅時代;巖畫
(四)唐代;遺址;墓葬;佛寺遺址;唐墓
(五)遺址;唐代;黑水國;墓葬;文化
(六)遺址;中子活化分析;兵馬俑;城址;周代
(七)墓葬形制;北周;安伽墓;墓志;西安北郊
(八)墓葬形制;遺址發掘簡報;墓葬;遺址;文物保護
(九)天井;遺址;建筑遺址;出土;陪葬坑
(十)遺址;動物遺存;動物;洛南盆地;石制品
1、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別、籍貫、技術職稱、最高學歷、主要研究方向以及第一作者通迅地址、聯系電話及E-mail。
2、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本刊有權進行刪改,如不同意刪改請在投稿時向編輯部書面說明。
3、文章標題:主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用加粗的宋體小2號字。
4、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
5、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必須是正文中直接引用的,且在正文中用上角標標注參考文獻序號,與文末的參考文獻序號(方括號[1]、[2]、……)相對應。
立即指數:立即指數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同年發表文章的總數得到的指數;該指數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應用、發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西安市樂游路31號,郵編:71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