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科學研究雜志簡介
《高原科學研究》自2017年創刊,國內刊號為54-1065/N,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它是一本跨學科、綜合性的學術期刊,它匯聚了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社會科學等多個領域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推動對高原地區自然環境、資源、生態、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作為一本具有高度學術價值的期刊,它不僅是科研工作者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平臺,更是為高原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科學依據的重要力量。
高原地區作為地球上一種獨特的地理單元,其自然環境、資源、生態和文化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高原科學研究》通過廣泛征集和篩選各領域的優秀稿件,匯集了大量關于高原地區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不僅涵蓋了高原地區的地理、氣候、生態等自然環境要素,還涉及了高原地區的資源利用、環境保護、文化傳承等人文社會問題。這些研究成果的發表,不僅豐富了人們對高原地區的認識,也為高原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科學依據。
其次,作為一本跨學科的學術期刊,它在推動學科交叉和融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高原地區的研究涉及到多個學科領域,如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經濟學、社會學等。這些學科在高原地區的研究中各有側重,但又相互關聯、相互影響。《高原科學研究》通過刊登跨學科的研究成果,促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推動了學科交叉和融合的發展。這種跨學科的研究模式有助于打破學科壁壘,拓寬研究視野,為解決高原地區面臨的復雜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高原科學研究收錄信息
高原科學研究雜志榮譽
高原科學研究歷史收錄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2023-2024)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2021-2022)
-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擴展(2019-2020)
高原科學研究雜志特色
1、來稿內容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等;作者工作單位和職務職稱;作者詳細通信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和電子郵箱。
2、有參考文獻,專著的格式為: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文獻的格式為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連續出版物題名,年,卷(期):頁碼。
3、文稿內容格式包括:論文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等。
4、注釋是對文章中某一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也可以是作者對自己觀點的闡發。注釋隨頁標注,采用“①、②、③……”符號排序。
5、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
6、摘要內容應包括研究工作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
7、基金項目論文: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8、正文章節標題占一行,用黑體,小標題獨占一行,前空兩格,且一律用阿拉伯數字 (從1開始) 表示,形式為1.1 1.1.1 1.2……2.2.1 2.2……
9、論文篇幅一般以3000-8000字為宜,參考文獻不少于5條,參考文獻序號按正文中出現的先后編排于文末,圖名、圖注、表名、表注均需要中英文對照。
10、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理論性、科學性、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