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與材料》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刊,國內刊號為51-1241/TN,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電子元件與材料》是國內電子元器件領域歷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堅持“集前瞻性、創新性與實用性為一體,為科技進步和行業發展服務”的辦刊理念,為行業技術的傳播與交流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雜志簡介:《電子元件與材料》雜志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刊,國內刊號為51-1241/TN,是一本綜合性較強的電子期刊。該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發表電子領域的高質量原創研究成果、綜述及快報。主要欄目: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題、研究與試制
《電子元件與材料》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自1982年創刊,國內刊號為51-1241/TN,本刊積極探索、勇于創新,欄目設置及內容節奏經過編排與改進,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喜愛。
《電子元件與材料》是國內電子元器件領域歷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堅持“集前瞻性、創新性與實用性為一體,為科技進步和行業發展服務”的辦刊理念,為行業技術的傳播與交流發揮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電子元件與材料》雜志學者發表主要的研究主題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超級電容器;鋁電解電容器;LTCC;鋁箔;多芯片組件
(二)微波介質陶瓷材料;微波介質陶瓷;電子陶瓷;微波陶瓷;陶瓷材料
(三)微波介質陶瓷;陶瓷;BATIO;PTCR;熱敏電阻
(四)無鉛釬料;含硼;釬料;電子組裝;助焊劑
(五)氮化鋁;微波介質陶瓷;介電性能;熱壓燒結;AL
(六)鋁電解電容器;陽極氧化;電解液;電容器;聚苯胺
(七)介電性能;低溫共燒陶瓷;微晶玻璃;CAO;LTCC
(八)擊穿電壓;低功耗;帶隙基準;低溫漂;鐵氧體
(九)無鉛釬料;釬料;電子組裝;微電子行業;導電橡膠
(十)BATIO;陶瓷;PTCR;熱敏電阻;電性能
1、本刊所刊載的文章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并不完全代表編委及編輯部的觀點,歡迎讀者對刊載內容展開學術批評和討論。
2、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3、作者單位用腳注方式(阿拉伯數字)書寫在正文第1頁最下方,寫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單位、城市(或縣)和郵政編碼。第一作者必須在文末提交個人簡介。書寫格式依次為: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學歷、職稱、研究方向等。
4、內容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一般不超過200字。關鍵詞一般每篇3~5個為宜。
5、參考文獻凡論及他人工作和觀點時均要引出文獻,未公開發表的文獻資料一般不引用。
立即指數:立即指數 (Immediacy Index)是指用某一年中發表的文章在當年被引用次數除以同年發表文章的總數得到的指數;該指數用來評價哪些科技期刊發表了大量熱點文章,進而能夠衡量該期刊中發表的研究成果是否緊跟研究前沿的步伐。
引證文獻:又稱來源文獻,是指引用了某篇文章的文獻,是對本文研究工作的繼續、應用、發展或評價。這種引用關系表明了研究的去向,經過驗證,引證文獻數等于該文獻的被引次數。引證文獻是學術論著撰寫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衡量學術著述影響大小的重要因素。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成都市一環路東一段159號信息產業大廈1101室,郵編:610000。